NEWS最新消息
2025/07/03 波斯滄桑 晚生姓高 聖羅倫佐
波斯是文明古國之一,自古透過絲路,波斯就與中國,進行手工藝品地毯的貿易,地毯是財富地位的象徵,擁有地毯是奢侈。波斯和中國保持互利友好關係。
18世紀初贊德王朝、卡扎爾王朝相繼崛起,但因長期戰亂,國勢衰竭,屢受外國入侵。俄羅斯帝國攫取大片領土。英俄為了防堵德國勢力深入中東,1907年協議瓜分波斯,俄國控北部,英國佔南部,僅留中間作為緩衝區,仍由卡扎爾王朝治理。
1921年2月21日,禮薩‧汗上校發動軍事政變,佔據德黑蘭,1925年取得王位,建立巴列維王朝,於1935年改國名為伊朗。1941年禮薩·汗遜位,由其子穆罕默德·禮薩·巴列維繼位。巴列維執政時期,美國為伊朗石油,及保持在中東利益,大力扶持巴列維王朝,伊朗強大軍力,儼然成為波斯灣地區的警察。
1951年4月28日,伊朗伊斯蘭議會以79票贊成、12票反對提名摩薩台為首相, 1951年至53年,任民選首相。他是作家、行政官員、律師、議員和政治家,具有王室和貴族背景。任首相實施社會改革,包括推行失業補償金制度、立例規定僱主,向患病或受傷員工,提供福利、解放佃農,令不再受地主強制勞役。又規定地主貢獻,租金收益的20%到一個基金,資助興建公共浴堂、農村住房,和害蟲防治等的市政發展項目。 在首相任內最矚目的舉動:把被美國與英國佔有的石油資源,國有化,以前,伊朗石油業,自1913年起,一直由英伊石油公司掌控,背後則由英國政府操控。
在英國軍情六處要求下,美中央情報局策動,成功在1953年8月19日推翻首相摩薩台,讓巴列維國王重新上台,導致部分伊朗人不滿。
1963年巴列維國王,施行白色革命,依美國藍圖,進行農業與工業改革,婦女選舉權、森林水源,收歸國有、工人參加分紅,並限制宗教勢力。另外,還簽下在伊朗美軍治外法權,犯罪不受伊朗法庭審判,而交美國處理。宗教領袖,霍梅尼大力反對,巴列維逮捕,64年11月4日將他,強行驅逐出境。
77年,伊朗爆發大規模反對國王。遊行示威不斷升級,群眾抬著霍梅尼的畫像,高呼打倒國王,建立伊斯蘭國口號。78年8月,巴列維更換內閣,對德黑蘭等12個大城市軍管,出動大批軍警鎮壓。在德黑蘭,數千示威者傷亡,累積的不滿情緒,達到巔峰,最終引發伊斯蘭革命。全國大規模的示威罷工,造成石油工業停產,交通中斷,令政局更失控,陷入全國動亂。
1979年1月16日,國王禮薩‧巴列維被迫出國,委任巴赫蒂亞爾組織內閣。2月1日,霍梅尼結束15年流亡生活,由巴黎回到德黑蘭,宣布廢除君主立憲制度,成立伊斯蘭臨時革命政府。2月任命巴扎爾甘,為伊朗總理,接管政權,巴列維王朝覆亡。4月改國名, 政教合一,伊朗伊斯蘭共和國,舉行公民投票。10月,伊朗王巴列維,流亡美國,治療淋巴瘤,德黑蘭群眾,憤而佔領美使館,扣留使館人員,長達444天,直升機救援行動失敗,使卡特總統失去連任。史稱伊朗人質危機,自此美國與伊朗斷交。
1980年9月22日,伊拉克在美蘇支援下,與伊朗進行兩伊戰爭,直到1988年8月20日停火,伊朗受損不少。戰爭期間,美海巡防艦羅拔號,在波斯灣,被伊朗封鎖海峽的水雷炸傷,即派企業號航母群報復,炸毀伊朗的錫里石油鑽井平台,擊沉伊朗海軍飛彈快艇約珊號!
1997年當選的溫和派,哈塔米總統致力改革,向西方釋放和解訊號。由於美國與阿富汗及伊拉克戰爭,從東西兩面,威脅伊朗,國家安全,美總統小布殊,將伊朗定為邪惡軸心,哈塔米的和解政策,受保守派抨擊而止。
2003年伊拉克被美英部隊佔領。由於美軍與伊朗相鄰,加深對立,伊朗為防範美軍入侵,大舉備戰。兩伊戰爭,引發伊朗與伊拉克,在大規模殺傷武器,軍備競賽,促使伊朗,啟動核子計劃,宣布提煉出核電站燃料鈾,引發核問題,並遭到系列制裁,聲稱僅和平用。面對國際,巨大壓力,2015年,達成,六國在維也納簽訂伊朗核協議,解除制裁,換取伊朗減少鈾濃縮活動。但協議18年被,美國廢除。隨後,伊朗推進核子計劃,並儲存遠超出民用,需求濃縮鈾。24年,伊朗的地緣政治地位因以色列–哈馬斯戰爭(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發生了直接交火)而嚴重削弱,以色列看到了摧毀伊朗核能力關鍵機會。在美國外交尋求新核協議期間,暫緩行動,但在25年6月,以色列主動採取行動,襲擊伊朗軍事、核設施和政權基礎設施的關鍵部分。
隨著特朗普上台,再度對伊強硬。2018年5月,宣布退出伊朗核協議。隨?能源價格飆升,伊朗獲取巨大經濟利益 ! 11月初,對伊朗石油出口制裁,但允許中國大陸、日本、印度、在半年內,可繼續進口,免遭制裁。2019年5月開始,美國對所有進口伊朗石油國制裁。
2020年1月3日,伊朗第二大權勢人物,卡西姆‧蘇萊曼尼,被美國刺殺,大大加劇,兩國的緊張關係。三天後,在對美軍發動的報復性襲擊中,載有176名民用飛機,在伊朗首都附近,被伊斯蘭革命衛隊擊落,最初否認,三天後承認擊落,稱為「人為錯誤」。
上周還說「未來兩周」可能與伊朗談判的特朗普,卻突然空襲伊朗核設施,豪賭圖振奮個人威望。軍事冒陷入中東戰爭泥沼,可能推高美通脹,政治上面對內部分裂,國際上展現言而無信。反復無常,過去兩月與伊朗舉行核談判,到以色列多星期前大舉空襲伊朗後,卻突轉為威脅用獨有「碉堡剋星」炸彈,摧毀伊朗深山,地底核設施,聲稱取得輝煌軍事勝利,徹底摧毀其關鍵核濃縮設施。沒有伊朗挑釁,他違反聯合國和國際法,冒著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風險!
由議和轉為動武,只因美伊核談判膠著,急於建功,特朗普不耐煩,需要挽回聲譽。美軍機千里奔襲,以獨有炸彈搗毀伊朗地底核設施,彰顯全球沒有他們攻不破,加強軍事威懾力;轟炸伊朗還可取悅猶太金主、軍火商及石油商, 福音派基督徒堅定支持,一舉多得。轟炸伊朗,凸顯其施政特點,容易盲動,頭腦發熱,看到眼前,短期利益,忽略長遠損失,冒然強硬行動。軍事上,對伊朗動武令中東戰火加劇,可能令美國再陷入中東戰爭。美國剛從阿富汗、伊拉克撤兵不久,結束二十年戰爭噩夢,現在卻又挑釁伊朗,點燃熄滅的火頭。以色列近日大舉空襲,揚言要殺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、鼓動政權更迭,伊朗在滅國威脅下,可能不計後果反擊。美國駐中東,4萬軍人及基地,將成首要目標,伊朗一旦封鎖,主要石油航道,霍爾木茲海峽,全球石油供應,必受影響。油價繼續飆升,加劇美通脹、打擊金融市場,拖延儲局減息,最終傷害到國內經濟。美國能速戰速決,或推翻伊朗現政權,可激進勢力,還會組成反美或恐怖主義組織。而伊朗擁有可製武的濃縮鈾,一旦流入武裝組織,全球安全,核輻射陰影巨大。
特朗普自誇是二戰後,唯一任內沒有發動戰爭的總統,「和平總統」是他去年,吸取極右選民承諾,以美國優先,不再做「世界警察」。結果自食其言,去打伊朗,惹來忠於他,極右派人士,不滿反彈。
特朗普指責伊朗為「中東惡霸」,若伊朗是惡霸,那以色列是甚麼?現美以聯手轟炸伊朗,擴大中東戰火。聯合國秘書長,古特雷斯警告,升級衝突可能引發局勢「混亂螺旋」,全世界會為核戰,擔驚受怕,為油價多掏冤枉錢。全世界是否相信川普會為世界帶來和平並獲得諾貝爾和平獎?他甚至警告,不要對美國利益進行報復,希望異教徒能對這次打擊保持寬容? 1979年,伊朗學生劫持,美國人質444天,是否引發了戰爭對抗? 現在,政客們已經偏離了美國建國價值觀——人性、正義。毆打遠近鄰居,得到同樣的回應。在美國二百五十年的歷史中,只有十六年沒有戰爭。
美國自伊斯蘭革命後就從未進口伊朗石油,而歐盟也已對伊朗實施制裁,禁止成員國與伊朗續簽石油進口協議。 05年末,中國與伊朗簽署,價值1,000億美元,石油合作協議,成為貿易重要夥伴。12年5月,伊朗供應中國原油以人民幣支付。
中國和伊朗曾遭受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蹂躪,有共同屈辱歷史,同病相憐,兩國親如兄弟, 伊朗自力更生,自主研發並發射火箭和衛星。 中國防部長董軍,25日在青島,會見來華,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,國防部長會議,伊朗國防部長納西爾扎德、董軍說,百年變局,加速演進,單邊主義、保護主義逆流滋長,霸權霸道霸凌行,嚴重衝擊,國際秩序,為亂源禍源。要加強在聯合國、協作配合,團結進步力量,捍衛國際公平正義,維護全球戰略穩定。擲地有聲,贏得敬重,為眾望所歸。世界知道誰是戰爭販子,誰是和平締造者!
以色列在國際核子檢查中,確認核子科學家的身份後,派特工前往伊朗暗殺。伊朗電視台報道,一名知名的伊朗核科學家,在以色列襲擊中喪生,成為過去 12 天,被殺原子能專家中的最新一員。據報上月,受美國務院制裁,穆罕默德‧雷扎‧塞迪吉‧薩貝爾,是伊國防創新與研究組織,沙希德‧卡里米集團的負責人,致力研發核爆裝置的研究和測試項目有關, 周二伊朗北部襲擊中喪生。
伊朗最新聲明:美軍空襲,等同對發動戰爭。伊朗保留所有捍衛主權利益。伊朗國會已批准封鎖霍爾木茲海峽。將對全球經濟造成深遠影響。國務卿魯比奧表示,美國目標,並非政權更迭,也不在伊朗挑起戰爭。提倡中國勸伊朗,別關閉霍爾木茲海峽。這樣將是可怕錯誤,經濟自殺。
伊朗是驕傲的民族,不會輕易被操縱和屈服,美國對伊朗三個地點的閃電轟炸,將使伊朗人民團結起來,保衛國家。美國失去了信譽和尊重的領導地位。誰是亂世魔王? 以偽名出師, 點燃中東火藥庫!他陷入了這片混亂的沼澤,並承擔這案,他能脫身?任務不容易。攻擊後,伊朗可能會更隱密,追求核武安全保障。
這可能引發推翻政權的呼聲,但特朗普應了解,伊朗政權更替比伊拉克和阿富汗要難得多。他還須控制以色列,不要擴大戰火。已拖美國進入這場戰爭,總統不能讓以色列,主導結束方式。
未來取決伊朗如何反應。以色列連日空襲,已削弱其飛彈能力,且數名高階軍官被擊斃,軍事指揮體系遭擾亂。但伊朗仍能攻擊美盟友,尤其是駐紮四萬美軍的中東國家。伊朗也可干擾國際航運,挑起更大衝突。
伊朗受挫,短期內可能限制報復,並願意與特朗普談判 ,永久限制核武。也可能反擊軍事行動。摧毀少數核設施相對簡單,但削弱伊朗封鎖波斯灣貿易,或進行不對稱戰術,則更複雜。伊朗支持胡塞武裝,曾威脅紅海航運,國際雖大力阻止,但效果有限。特朗普會否動武制止?他會否只滿足,限制核計劃,而不觸及常規武器能力?會將戰事拖多久,達到超越,遏制核的目標?
前國務卿布林肯在《紐約時報》評論指出,特朗普對伊朗三個主要核設施的錯誤襲擊。如他在上任期,沒有撕毀,奧巴馬的伊朗核協議,絕不會到這地步。在美退出後,伊朗加速其鈾濃縮,現特朗普正試圖,撲滅自己澆上汽油的火。在襲擊前,仍有時間,讓外交發揮作用,並不像他所描繪的緊急,並冒著促成想要阻止事情的風險。警告:襲擊阻礙核野心,可能激怒伊朗,迅速重建,深度進行,追求武器化, 後果不堪設想。特朗普用華麗措辭,掩蓋戰爭意圖:保障海內外公民,維護美國的國家安全和外交利益!巧言盜世? 以色列借美國之刀,打擊伊朗核威脅。核輻射的危險,將使中東地區,陷入仇恨和反美的泥淖。權力導致腐敗,絕對權力,導致絕對腐敗。誰有智慧德行 ?特朗普好大喜功,不合邏輯理性, 魯莽而不負責任 他獨行獨斷,在民主中,行不民主,踐踏憲法。他生日軍事遊行 ,增強他王朝皇帝的信心? 世界把他看成自大自戀狂瘋子? 特朗普用華麗措辭,掩蓋戰爭意圖:保障海內外公民,維護美國的國家安全和外交利益! 巧言盜世?自欺欺人?以戰萬國策,在中東點燃戰火,可能引發反美恐怖攻擊,全球警報,美國人成為仇恨目標。世界聽到怒吼:美國佬滾!他的以戰止戰,為以色列惹禍上身,贏得民心?將迎來一個和平世界,還是面臨,第三次世界大戰, 天下大亂的核武威脅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