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WS最新消息

2025/11/20 2025大蕭條 晚生姓高 聖羅倫佐

世界經濟史上,最嚴重的大蕭條,由多種因素造成的。消費需求下降、金融恐慌,政府政策失誤,導緻美國經濟下滑,而將幾乎所有國家,聯繫一起的金本位制,將美國經濟衰退,傳遞到其他國家。大蕭條後的復甦,主要廢除金本位制,及貨幣擴張。大蕭條影響巨大,不僅造成了極大傷亡,也帶來經濟政策,深刻改變。
美國大蕭條始於1929年夏季,最初只是普通,經濟衰退。然而,到年末,經濟衰退急劇惡化,並持續到33年初。實際產出和物價急劇下降。在衰退的高峰和谷底之間,美工業生產,下降47%,實際GDP下降30%。批發價格,下降33%, 通貨緊縮。失業率在最高峰時超20%。大蕭條影響世界。而各國經濟衰退,差異顯著。世界市場上交易,商品價格,跌幅更為劇烈。例如,僅在29年9月至30年12月期間,咖啡、棉花、絲綢和橡膠的價格,下降了近一半。因此貿易,急劇惡化。
美國經濟復甦始,30年代中期,產出快速成長:33年至37年間,實質GDP年均成長率為9%。然而,由於1930年代初期產出大幅下降。 37–38年,美國經濟再嚴重衰退,但38年中期後,經濟成長, 42年,終於恢復,長期趨勢軌道上。
22年,國會通過《福特尼-麥克坎伯關稅法》,是美史上最嚴厲,保護主義關稅法案之一,將平均進口稅提高約40%。 引發歐洲各國報復,但對美國的繁榮影響甚微。美國農民,卻因生產過剩,面臨激烈競爭,價格下跌,遊說聯邦政府,要求保護農產品。 28年,共和黨候選人胡佛,在競選承諾,提高農產品關稅,但就職後,他支持更廣泛的關稅增長。但29年提高關稅,最終失敗。然而,受29年股市崩盤影響,保護主義抬頭,但胡佛還是在 30 年 6 月 ,簽署生效。《斯穆特-霍利關稅法》,30年6月通過,是提高進口關稅,保護美國企業和農民法案,加劇國際經濟大蕭條緊張。是美國會最後立法,設定實際關稅稅率。提高了美國,原本已很高的關稅率。加劇華爾街早期,信心喪失,標誌美孤立主義抬頭。該法案將平均關稅,提高約20%,引發外國報復,許多海外銀行,開始倒閉。 兩年內,約有二十多個國家效仿,關稅措施,使疲軟的世界經濟,雪上加霜,並導致全球貿易萎縮。 29年至32年間,美國對歐洲的進出口,均下降約三分二,而該法案生效的四年間,全球貿易總額,出現類似下滑。美國普遍出現的通貨緊縮,也出現在其他國家。 29年至33年間,幾乎所有工業國家,的批發價,下降30%,甚至更多。在此期間,世界市場,價格跌幅更為顯著。咖啡、棉花、絲綢和橡膠價格,下降近一半。貿易條件急劇惡化。
34年,羅斯福總統簽署《互惠貿易協定法》,降低關稅,促進了貿易自由,與外國政府合作。關稅加劇經濟大蕭條,助長政治極端主義,使希特勒, 增強政治實力並攫取權力。
美國大蕭條根本原因是支出(有時稱為總需求)下降,這導致生產下降,因為製造商和零售商,注意到庫存意外增加。大蕭條期間,美國支出萎縮的根源各不相同,但最終都導致了總需求的巨大下降。美國的衰退,主要透過金本位制,傳導至世界其他地區。
普遍認為,29年夏季,美國產出的最初下滑,源於美國在限制股市投機,緊縮貨幣政策。從21年低點,到29年峰值,股價上漲四倍多。 聯準會提高利率,希望減緩股價,快速上漲。這些較高的利率抑制了對利率敏感的支出,例如建築業和汽車購買,進而導致生產減少。
到29年秋季,美股價格,已達到無法用,對未來收益的合理預期,來支撐的水平。因此,當一系列小事件導致,10月股價逐漸下跌時,投資人失去信心,股市泡沫破裂。恐慌性拋售,始於29年10月24日,即「黑色星期四」。許多股票都是透過融資融券購買,投資者僅用股票價值,一小部分,作為抵押貸款。因此,股價下跌,迫使投資人拋售,加劇股價的下跌。從9月的高峰到11月的低點,美股價下跌33%。被稱為29年大崩盤。
股市崩盤大幅降低美國的總需求。消費者的購買量,和企業投資,急劇下降。金融危機引發,了對未來收入不確定,導致消費者和企業,推遲購買。感到經濟拮据,而抑制消費。由於消費者和企業支出急劇下降,迅速下滑。儘管股市大崩盤和大蕭條是兩個截然不同,但股價下跌,是導緻美國生產,和就業下降的因素。
對總需求的下次打擊,發生30年秋季,當時爆發了四波銀行,擠兌浪潮。當許多儲戶,同時對銀行的償付,能力失去信心,並要求銀行以現金支付存款時,就發生銀行擠兌。銀行通常,只持部分存款,作現金儲備,為籌??集所需現金,必須清算貸款。這種倉促清算,導致原本償付能力良好,銀行倒閉。32年秋季,都經歷大規模的銀行擠兌。持續33年冬季,最終導致,羅斯福總統於33年3月6日,宣布全國「銀行假日」。所有銀行關閉,只有在政府人員,認定其償付能力正常後,才被允重新營業。擠兌給美銀行體系,造成嚴重打擊。到 33 年,銀行中有五分一,已經倒閉。
聯準會沒有措施,阻止銀行擠兌。恐慌導致人們持有的現金,大幅增加。除了恐慌導緻美國貨幣供應量減少外,聯準會31年9月,故意收縮貨幣供應,並提高利率,投資人擔心美國也會貶值。
學者認為,聯準會決策導致的貨幣供應量下降對產出產生了嚴重的緊縮效應。下降從多方面抑制了支出。或許最重要的是,由於實際物價下跌和貨幣供應量的迅速減少,消費者和企業開始預期通貨緊縮;即使利率很低,人們也不願借貸,因為他們擔心未來工資,不足償還貸款。這種猶豫不決, 恐慌情緒,加劇,消費下降,引發了悲觀情緒和信心。此眾多銀行倒閉,擾亂信貸,從而減少可用於投資資金。
經濟學家認為,聯準會允許促成了美貨幣供應量大幅下降。在金本位制下,各國以黃金為基準設定本國貨幣價值,並採取貨幣政策,捍衛固定價格。如果聯準會在銀行擠兌時,大幅擴張貨幣供應,外國投資者可能,會對美國堅持,金本位制失去信心。可能導致大量黃金外流,並迫使美貨幣貶值。同樣,如果聯準會,沒有在31年秋天,收緊貨幣供應,美元可能會遭受投機攻擊,美國將被迫,放棄金本位制。
一旦美國經濟,開始嚴重萎縮,黃金從其他國家,流向美國,趨勢愈演愈烈。這是因為美國的通貨緊縮使得美國商品對外國人來說格外誘人,而美國人收入的降低,則減少對外國產品的需求。為了抵??銷由此產生的美國貿易順差和外國黃金外流,世界各國央行紛紛提高利率。
30年美國頒布的《斯穆特-霍利關稅法》以及全球貿易,保護主義政策的興起。關稅法的初衷,是透過減少農產品的外國競爭,來提高農民收入。但其他國家紛紛效仿,既有報復之舉,也有試圖糾正貿易失衡的措施。這些政策或許在某種程度上減少了貿易,但並非大型工業生產國經濟大蕭條的主要原因。然而,貿易保護主義政策,可能加劇,世界原材料價格的暴跌,導致非洲、亞洲和拉丁美洲等,初級商品生產國,出現嚴重,國際收支問題,並最終導致這些國家,採取緊縮性,貨幣和財政政策。
鑑於貨幣緊縮和金本位制,在引發大蕭條中的關鍵作用,貨幣貶值和貨幣擴張,成為全球經濟復甦,主要動力,也就不足為奇。各國放棄金本位制 美國直到33年開始貶值貨幣,經濟復甦則相對較晚。
32年的《稅收法案》為了平衡聯邦預算,大幅提高美國稅率,結果反而抑制消費,造成緊縮打擊。羅斯福於33年初「新政」促進經濟復甦的聯邦計畫。工程振興署(WPA)僱用失業人員,參與政府建設項目,在經濟蕭條嚴重地區,建水壩和發電廠。
一些新政項目實際,阻礙經濟復甦。33年的《國家工業復興法》設立國家復興管理局(NRA),鼓勵各行業的企業遵守行為準則。抑制企業間的價格競爭,設定各行業的最低工資,。同樣,《農業調整法》設立農業調整管理局(AAA),制定自願指導方針,向農民補貼,限制產量,而提高農產品價格。這些反競爭措施,以及指導方針,導致經濟復甦,初期通脹,並抑制就業和生產。
37–38年衰退的根源之一,是聯準會大幅,提高存款準備率的決定。措施源於對經濟,可能出現投機過度的擔憂,導致貨幣供應量,停止快速成長,並再次下降。財政緊縮,勞工動盪導致的庫存投資減少也被認為是造成經濟衰退的原因。美國在尚未從30年代初,巨大衰退中完全恢復過來之前,又經歷第二次,非常嚴重經濟衰退,整個30年代都處於經濟低迷。
二戰對美國經濟復甦的影響有限。儘管經歷了37-38年的經濟衰退,但到39年,實際GDP已遠高於大蕭條前的水平,到41年,已恢復到長期趨勢線的10%左右。因此,從根本上講,在軍事開支顯著增加之前,美國經濟已基本復甦。同時,戰爭初期,美國經濟仍略低於趨勢水平,平均失業率略低於10%。由於軍備擴張,政府預算赤字在41年和42年迅速增長,聯準會為應對戰爭威脅以及後來的戰爭現實,大幅增加貨幣供應。擴張性的財政和貨幣政策,加上42年的大規模徵兵,迅速使經濟恢復到其趨勢線,並將失業率降至大蕭條前的水平以下。因此,雖然戰爭不是美國經濟復甦的主要動力,但它在實現就業,發揮作用。大蕭條及其應對政策,改變了世界經濟。加速終結,國際金本位制。儘管二戰後,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下,恢復固定匯率制度。
1930年代,工會和福利國家都得到了顯著發展。工會會員增加一倍。推動嚴重的失業問題,35年通過的《國家勞動關係法》,鼓勵集體談判。《社會保障法》建立失業救濟金,和老年及遺屬保險制度。30年代總會聯想到,排隊領麵包的人群、街角賣蘋果小販、倒閉的工廠、鄉村的貧困,無家可歸的家庭在那裡用回收、紙板和鐵皮,拼湊成簡易棚屋尋求庇護。那是一個成千上萬,的青少年,淪為流浪漢;許多婚姻推遲,;出生率下降;孩子們迅速長大,承擔起成年人責任。
相較之下,歐洲面臨,希特勒野心。大蕭條為納粹,奪取政權,建立法西斯帝國,創造環境:政治動盪,經濟崩潰、人民脆弱不堪。極權主義蔓延。日本帝國軍國主義,擴張與暴行,連在一起。
這是政治創新時代,美國人開始,接觸馬克思主義,認為蘇聯為建構,更人道社會典範。作家、藝術家和知識分子,創作具社會意義的文學、繪畫、戲劇、音樂作品。嚮往馬克思主義、蘇聯和共產黨。
馬克思主義似乎解釋資本主義崩潰原因,同時也提供替代性,社會秩序願景。蘇聯是成功,馬克思革命發生地,到30年代,社會主義「實驗」的具體體現。此外,從34到39年,蘇聯是納粹德國,最不妥協的反對者,它尋求與英法美結盟,並在西方民主國家內部,推動自由主義者和社會主義者組成“人民陣線”,阻止法西斯主義,在歐洲,全世界的蔓延。
41年的美國人,經歷十年的艱困歲月,大蕭條,天災和經濟災難,洪水、沙塵暴等,環境災害,更是雪上加霜,渴望從政府,獲得慰藉。到了30年代末,美國人都渴望,不是革命而是復甦,不是動盪而是穩定,不是更多的社會衝突,而是國家團結。大蕭條讓各社會階層,認識到經濟保障價值,在困境中忍耐生存,不是拿生命金錢冒險。
2024特朗普,贏得總統大選,開啟他的“王朝”,大幅削減聯邦僱員,要求效忠他,而非憲法。他慾吞併加拿大、格陵蘭和巴拿馬運河,並以過時荒謬法律,萬稅戰萬國,引發國內高通膨,人民活在水深火熱,民不聊生,苦不堪言。飢寒交迫,揭竿起義? 在民主黨執政州,他派國民警衛隊,維護公安,逮捕驅逐,似非法移民,有色人種。他執行<<2025計劃>>的方案。美國社會,嚴重分裂,五十州爆發,大規模「反對國王」運動。政府停擺,社會陷入混亂,一線工作人員,卻拿不到工資。面臨食物短缺、醫療匱乏,物價飛漲,多人從祖輩,學會種菜,飼養家禽,自給自足。他將新冠疫情,歸咎中國,認為廉價優質,進口商品,搶走美國人飯碗,中國成替罪羔羊。隨著聯邦政府,停擺進入第二個月、暴露美國內部危機:外強中幹,物先腐之而蟲後生之。聯邦航空管理局,要求全美,40個最繁忙機場,從7日起,削減部分航班,全國航空公司,共取消,超二萬個航班、約7000班延誤。運輸部長警告:如停擺持續,到感恩節旅遊季,航空恐陷入癱瘓。感恩節、聖誕,新年,成黑惡夢。移民社區最恐懼,夜幕降臨,官員敲門,將人逮捕,驅逐出境,不留痕跡。民主變成蘇俄式獨裁, 恐怖統治?他將龐大中產削減至,無產階級, 七十五萬人淪為無家可歸! 今高壓統治? 被社會主義滲透? 特朗普引發大蕭條,是否歷史重演?大蕭條助生,獨裁特朗普?他會用希特勒式敬禮: 嗨,特朗普 ! 他將國防部改為戰爭部,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,走上法西斯主義道路? 他授權航母在加勒比海,襲擊委內瑞拉, 指控多艘毒品運輸船, 殺害數十人。是違反國際法! 他摧毀美立國之本,自由、民主人權,道德價值。美國歡慶,明年250週年,還是迎來第二次美國,反國王革命?世界大戰是否會迫在眉睫,以核武威脅,鞏固霸權地位?中俄會阻止,瘋子瘋狂想法?世界正求,亞太的領導智慧,因為文化、傳統、宗教、語言和地緣政治格局多元,卻和諧統一。東方紅,中國正崛起,贏得人心。世界能否挺過這場,由特朗普引發,21世紀大蕭條, 第三次世界大戰?